![]() |
今天是清明小长假第二天,天晴转晴,阳光明媚,游客出游热情高涨,旅游市场回暖。祭扫踏青游、周边游、休闲短途游仍是市场主流,自驾车出行量增长。据统计,我市纳入省假日办监测范围的6个重点旅游景区全天接待游客42.12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6313.44万元,同比增长37.94%。其中的三个5A景区,黄鹤楼公园接待游客3.8万人次,东湖风景区接待游23.93万人次,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10.5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5380万元,同比增长75.82%。
昨日受气温骤降、风雨交加天气影响,旅游人数大幅减少,今日气温回暖,旅游出行人数与去年持平。今年,旅游人数和收入增幅主要集中在黄陂区,因“黄陂人免费游黄陂”旅游惠民加上岱黄高速公路免收小车通行费的优惠政策,使黄陂区旅游人数增多。今日木兰云雾山景区发布旅游红色预警,截至今日12时20分,该景区进入大巴150余辆,自驾车5000余辆,停车场接近最大容量;游客量已接近30000人,接近最大景区承载量。
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特色显著。祭祀寻根成为清明节市民的重要选项,各景区推出文化氛围浓厚的传统民俗活动。木兰山举办革命先烈献花敬礼活动,向吴光浩等黄麻起义及鄂豫皖革命先烈献花敬礼;明清古村落李庄内可参观不同时期、不同风格、不同用途的古宅,还可免费参与游玩舞龙、车水车、抛绣球抬花轿、磨石磨、祈福等各种特色民俗活动。
城市旅游线路“人满为患”。“五色旅游”成为时下武汉旅游城市的代名词,从上午10点开始,武汉各旅游景区、各特色小吃店、旅游商品购物店内客人络绎不绝。前往黄鹤楼、东湖风景区、汉阳动物园、武汉科技馆、武汉天地、黎黄陂路、吉庆民俗街等景区景点游玩人数较多。两江四岸游船码头检票乘船的游客排起了长队,清明期间“知音号”演艺船票在两天前就已经售卖一空。
体验式乡村近郊踏青游热受追捧。春季生机盎然,亲近自然、回归田园、特别是参与体验农事活动受到游客青睐。以家庭为单位结伴而行,以自驾为主的周边近郊游,成为旅游消费主流,踏青、赏花、登高、采摘成为休闲游的主题。九真山景区举办第二届白茶节,游客在景区大舞台欣赏精彩纷呈民俗文艺表演,现场感悟亲手采茶、品茶的无限乐趣,景区还为游客精心准备宝藏,通过趣味体验式的探索,为游客奉上独一无二的“九真山寻宝之旅”;木兰草原举办“云中绽放、快乐翱翔”木兰草原国际风筝嘉年华;云雾山景区举办武汉木兰云雾山第十届杜鹃节暨第六届赏花节,直升机观看“万亩杜鹃花海”杜鹃花节期间,游客可到云雾山赏万亩红杜鹃,各级摄影家凭摄影证免费进入景区,所有摄影爱好者均可拍摄景区杜鹃花美景图片参加比赛,景区将从中评选出优秀摄影作品进行奖励。石榴红村以“品尝农家美食、体验农家生活”为主题推出的乡村旅游全线飘红。另外,市内其他数百家农庄生意兴隆,接待量比平日普遍增长。
节日旅游市场井然有序。为保证市民度过一个安全的假期,市旅游安全专委会办公室在全市旅游工作大会上印发了《关于切实做好春季和清明节期间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》,督促各区、各部门、各行业单位履行职责,做好清明期间旅游安全工作。节前,各区旅游部门对全市各旅游及涉旅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,发现违规行为督促整改。节中,各区旅游部门加强景区景点监管力度,保证每日对区内重点景区实地巡查,确保旅游市场安全。截至目前,全市无涉旅安全责任事故发生,武汉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受理游客投诉3件,正在积极协商处理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