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这个博物馆绝了,市民可以亲手修文物

2021-12-01
来源: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


‍♀️

周六,胜利街271号,我穿着围裙、戴着头套在武汉警察博物馆,体验了一把修文物。

事情缘起于两个月前,「武汉警察博物馆」向公众发出邀约,请大家来博物馆整理一批从黄陂特警基地发现的纸质档案。

这批档案近万件,来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多是警务系统的行政材料,有报销凭证、失物登记单、行车证、食堂餐券等。

这实在太让人兴奋了,警察工作向来神秘,而这些尘封许久的档案,似乎能让我拼凑出银幕之外的警察日常。

于是,提交报名表,我决定去试试。





周六9点半,博物馆还没有迎来游客,只有钟楼整点敲响的钟声,在大厅悠悠回荡。

登上三楼文创中心,这里平日不向游客开放,木门紧闭,气场神秘。

我开始脑补神奇之门背后的模样——白大褂实验服、精密仪器、不锈钢器皿,不苟言笑的工作人员匆忙穿梭。

推开门,环视四周发现,我多虑了。


斜顶阁楼,暖黄灯光,几张大条桌就是我们的工作台。修复工具很简单,一个木柄小排刷,一个小纸碟。工作服就更简单了,围裙,一次性手套,一次性头套。

“请大家穿好围裙和手套,以免灰尘进入口鼻”,一位大眼睛的女孩儿走了进来,她的脚边有一个大箱子,里面就是我们今天要整理的材料。

女孩儿叫卞如薇,92年,是负责本次活动的警官。两个月来,她已经接触了二十余位志愿者。见我有些迟疑,卞警官走过来笑着说,其实我们的工作很简单,就是扫灰,然后归档。

原来,小排刷是刷灰的,小纸碟是盛灰的,而我要做的就是基础清洁、分类整理、登记归档。


不过卞警官告诉我,交给志愿者之前,他们已经对材料进行了消杀和初筛(比如是否涉密、是否过了脱密期)。因为这批材料数量太庞大,所以博物馆希望借助社会力量完成分拣,看能不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文物。

“如果是符合展出要求的文物,我们会立即加入警察博物馆的展陈。”

也就是说,我可以亲自送文物出道,忽然觉得手里的小排刷有点东西了。




当天是“我在警博修文物”的第三场活动,熟手志愿者已经接受过培训,卞警官对我和其他3位新手进行了一个简短介绍:



听起来很简单,实操起来,不容易。

文物修复讲究三个原则:一是可还原性,修完的物品还能还原回没修之前的模样;二是可识别性,要能看出哪里是修复过;三是干预最小化,尽量保持文物的原貌。

对于我们眼前这批材料,除了部分破损严重需要粘贴断裂部分外,大部分是要在保留文物原有特性的基础上细致地做好清洁。这是本次修复工作能够成功的关键。


卞警官说,五六十年前的纸张已经发黄变脆,扫灰的排刷用起来一定要轻,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文物二次伤害。

拿起第一份材料,我有些紧张,动作不自觉调整为0.5倍速,生怕闯祸。见我手抖,身旁的女生帮我一起上手,才把生锈的钉子小心翼翼地拆下来。

从清洁、登记到完成整理归档,捏着一把汗处理好第一份文物,足足花了20分钟,经验老道的志愿者进度飞快,面前已经叠放了七八个文件套。


一位声音洪亮的大叔,手速最快,一上午处理的件数是其他志愿者的2-3倍。攀谈得知,大叔是军事收藏爱好者,在医院保卫处工作,还为警察博物馆捐赠过展品。

坐我对面的姑娘是一位幼师,因为对历史感兴趣就报名了,第一次上手就很优秀,一上午整理了23份文件,还被有经验的志愿者们猛夸,她超开心。

那位帮我卸钉子的姑娘平时在美术馆工作,这是她第三次来了,她说以前只能隔着橱窗看文物,现在有机会摸到,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感。


这种时空对话感,卞警官感同身受。她曾经整理过一个青年民警的日记本,这位1959年出生的民警,在24岁时为抢救一名落水女人英勇牺牲,后来被评为烈士。青年民警在日记里写:“我要做一个政治正确的人,一个艰苦朴素的人,一个毫不利己的人。”

工作结束,有个姑娘揉揉肩膀喃喃自语,她要回去练字了。“那时候的民警写字真好看,像书法一样工整。”




在整理归档的过程中,因为不清楚这些材料属于哪一类,所以需要自己认真阅读后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归档,在阅读的过程中,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。

从上午九点半忙活到下午四点,我遇见了一些有趣的物件,它们化身一台老式DV,跟拍了50年前的警察故事。

# 一位警察的报销凭证 #

形成时间:1958年2月



从汉口到广州,一份报销凭证,勾画了一位警察的出差路线。

那时从汉口到广州的火车票是12元,变更铺位要多加几角钱,卧具另行收费,三轮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。

想起一位志愿者的口述:那时的人很严谨,买块肥皂没有发票,就会贴上商品标签。

# 细节写满心塞的失物清单 #

形成时间:1955年10月26日


这份清单由华中工学院(华中科技大学前身)学生手写,相机的镜头参数、自来水笔的每一面镌刻的字样……诸多细节,记得一丝不差。

同寝的室友也遭了殃:不仅丢了教材,手表也被顺走了。“长三针瑞士游泳表,分针上的磷掉了一部分,表面有裂纹,表把也掉了”,一看是戴了很多年不舍得换的珍贵物件。

# 为两只手表画特写 #

形成时间:1957年8月24日


1957年,长沙的两只手表、13元现金不翼而飞,武汉警察也伸出援手。

查查当年的物价,1块钱足足能买10斤大米,“损失人民币约230余元”可不是一笔小数目。

作为“潮流三大件”,进口手表在当年更是稀罕物,办案警察特意为两只手表画像,表带、表壳的细节都标注得一清二楚。

# 一位文武双全的警察 #

形成时间:未知


原本以为是一张普通的草稿纸,翻到背面一看,原来是被拿来练了毛笔字,写着“赵钱孙李”的百家姓。

# 第三季度工作安排 #

形成时间:未知


这是一份零散的手写工作安排,没有明确的时间,大致可以辨认出警犬、指纹、照相、化验四大工作重点。

警犬要喂养得壮壮的,日常训练、加强营养也不能放松,最重要的是,“争取第三季度把警犬房子建起来”。

# 50年代的警用自行车修理证 #

形成时间:未知


在50年代,自行车是重要的公务用车,公安局的每一辆自行车都有一本自行车修理证,记录保管人的变动和日常的基本维修维护。

维修细节更有趣:1955年的自行车叉子一根要3万元,一个洗行车链盒要1万5千元,在你正要感叹当时物价高的惊人的时候,请再往下看,弹子4分钱一颗,钢丝6分钱一根。

怎么同一年间的物价可以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?这是因为新币与旧币(1元新币等于10000元旧币)发生转换的重要时间节点,正是1955年。

# 1948年的“多功能”身份证 #

形成时间:1948年


1947年5月,政府开始制作双页折叠式白色第一代身份证,发给国民使用。

这张身份证上,不仅可以登记个人信息,它还用专用符号记录了持证人的每个指头指纹,具有“指纹识别”的功能。

除此之外,户口本上还贴有准购证,用于购买米、油、盐煤等生活必需品,每购一次由准售商店剪下号码一枚。

# 送交捡拾物品登记册 #

形成时间:1964年


1962年,「武汉市公安局群众失物招领处」建于汉口江汉路闹市区。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受、发还、上交失物。

这本登记册记录了1964年1月至3月由群众送交的物品。可能因为是冬天天气寒冷的关系,有许多围巾、手套、手帕被好心人捡拾。


//

回来后不久,我在朋友圈刷到了卞警官的新消息,说第一批志愿者参与修复的警事文物,有6件已经在常设展中亮相。

过去两个月,20余名志愿者已经接力修复了近100件文物,6件成功“出道”,没有“出道”的会由博物馆统一完成归档,存入库房。

忽然想起一位志愿者的话,“在文物面前,有更辽阔的坐标,以年、世纪计算。在此坐标中,个人变得渺小,但又以另一种方式接近永恒。”


而我曾经如此接近永恒,真好。

编辑楠   楠
摄影廖晨阳(部分图片来自”警察博物馆”公众号)
设计小    V

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
版权所有,转载请留言或联系
whlywtg@126.com



阅读233
分享
写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