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余湾人自豪地唱道:“左边青龙游,右边白虎守,前面双龟朝北斗,后面金线吊葫芦,中意如意太极图。”读过《周易》的人大概很快就明白,这是在夸耀他们村落的风水格局。
光听这歌谣,想必很有看头?从武汉站出发,约一小时即到大余湾。大余湾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,钟灵毓秀,人才辈出,以耕读为本,忠厚传家。进门见鱼形池塘,与地面阴阳相对,成太极形状,也就是歌谣中所唱“中间如意太极图”。
讲解员就是村民,对本村的历史如数家珍,带我们先参观博物馆。博物馆不大,主要介绍大余湾村的历史文化。大余湾有三个看点,一是古村落的整体建筑风格,二是“一门三太守,五代四尚书”的人文历史,三是女镖师刘二婆的传奇人生。
来到大余湾,先得梳理一下余氏源流。1996年7月余氏发现明代宗谱,所载余氏源流,证实余氏宋代“一门三太守,五代四尚书”确有其事。
按宗谱:“虞余公本青杨之胄”,是说余氏始祖为黄帝后裔有虞氏。夏朝以前,先祖著有《岳读经》,后佐大禹治水,以余吾溪水为名,遂以命姓。传世几十代到春秋纶公,“生瑞,字伯牙”,在下都(现江苏)任行人官。掌管外交、礼仪、接待之职。有人考证,这里所说“伯牙”,就是那位“高山流水遇知音”的俞伯牙。但也有人说,伯牙本就姓伯,“俞伯牙”是明人冯梦龙的杜撰。东汉高诱注:“伯姓,牙名,或作雅。”
与其他地主的民居有所不同,大余湾的房屋都是婺源徽派建筑,而且多以石块垒砌而成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“滴水线石墙”,即将绿帘石或者绿泥石开凿成方整的条石,最长的足有3米,正面刻有纹路细密均匀的斜线,看起来就像雨丝斜织,极富韵律。如果下雨,雨水从房檐下来,会顺着凿刻的斜线流到地面,而不会渗透到家里。
虽说大余湾已经是武汉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,但村里人依旧过着质朴平静的生活,老人们依然坐在门前大树下聊天,小孩子在巷子里自由玩耍。遇到游客,他们会热心地为你指点路线。村里也兴趣旅游业,有农家菜、柴火鸡之类的招牌。走进里村子里,老屋参差,鸡犬相闻,仿佛回到过去,让人不禁想起童年,回味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。